在学校建校40周年之际,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“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”,提升涉外法治人才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,9月22日至26日,在烟台市依法治市办、烟台市法学会的支持下,法学院举办“涉外法治开学第一课”系列实务讲座。来自司法行政、法院、检察院、公证处、跨国企业、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六位专家,分别作“新时代关于如何成为涉外法治人才的思考”“涉外公证业务法律问题”“国际贸易常见法律问题”“涉外民商事审判实务基本问题”“基层常见涉外刑事案件办案实务”“处理涉外海事海商案件的实务要点”等实务讲座。2024、2025级涉外法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全体学生、涉外法教研室全体教师、部分法律硕士研究生以及法学、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本科生1155人次参加。

为确保讲座质量,切实助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,法学院参加了烟台市依法治市办、烟台市法学会组织的专家试讲听课活动,结合我校涉外法人才培养实际需要,认真遴选讲座内容与反馈改进建议,并制定了授课计划。讲座中,实务专家以其丰富的实务经验,通过大量真实案例,生动阐释了涉外法律在具体情境中的适用逻辑与操作技巧,通过“理论+实务”融合教学模式,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涉外法职业认知,提升了涉外法实务技能。
本系列实务讲座是法学院“学术迎校庆”系列活动之一,也是在获批“烟台市涉外法治协同人才培养基地”后,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创新实践教学的又一重要举措。未来,将继续搭建多元化实务教学平台,通过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相结合的方式,持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,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。